您当前位置:主页 > 伏羲文化 >

伏羲文化

2018公祭伏羲大典在天水隆重举行

时间:2018-06-23 09:59 作者:李欢 来源:中视网 点击率:1359


 
 
 
    本报天水讯(记者李欢)羲皇故里,旗幡招展,古乐悠悠,庄严肃穆。6月22日9时50分由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天水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18(戊戍)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第29届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在甘肃省天水市伏羲广场盛大举行。大典仪式由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主祭,甘肃省政协主席欧阳坚主持,并在台湾台北市圆山大饭店同时同刻举行2018(戊戍)年海峡两岸共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典礼。海峡两岸华夏儿女共同感怀伏羲功绩,传承中华文明,表达对共同先祖伏羲的敬仰。
 

全国政协副主席苏辉宣布2018(戊戌)年公祭伏羲大典开始

 

    参加此次公祭大典的领导和嘉宾有:全国政协副主席苏辉,中国国民党前主席吴伯雄及夫人戴美玉,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甘肃省政协主席欧阳坚,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副主任冯巍,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龙明彪,中国侨联顾问唐闻生,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青海大学校长王光谦,国务院参事、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许琳,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陈建文,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曲凤宏,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孙伟,甘肃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马廷礼,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青以及西北五省、“一带一路”沿线、始祖文化传承地有关省、市、自治区领导,“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驻华使节代表,世界著名华人社团组织,港澳台代表,国内文化名人及知名专家学者代表,关中平原城市群各城市代表,全国知名节庆城市代表,全国先进模范人物代表,国家级、省级主要新闻媒体、港澳台重点媒体等约5000人参加了此次公祭大典。

 

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恭读祭文

 

    伏羲是中华人文始祖,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他发明创造了八卦、历法,还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图腾;伏羲一画开天,肇启文明,开创了中华文明之先河,数千年来,受到中华儿女世代崇敬。一直以来,伏羲文化都是中华民族的本源文化和重要源头。甘肃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也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作为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公祭伏羲由来已久。

 

乐舞告祭

 

     9点50分,全国政协副主席苏辉宣布大典正式开始。全场肃立,祭乐奏起,庄严的音乐如同黄钟大吕,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击响的34响咚鼓声象征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中华儿女共祭伏羲。鸣钟9响代表海内外中华儿女对人文始祖的无限敬仰,此刻,大家肃穆伫立,共同追念人文始祖“一画开天、肇启文明”的创造精神,表达着全体中华儿女对人文始祖创世功绩的崇高敬仰和无限尊崇。

 

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苏辉敬献花篮

 

    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面朝伏羲圣像方向,恭读祭文,歌颂伏羲功德,传达羲皇儿女继往开来之志,祈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在肃穆的乐声中,手举凤引、龙旗、幡杖、宝盖的仪仗队,分两列自祭坛后方庄重、虔诚、肃穆的上场。男女演员组成的舞蹈队手捧高香,踏着沉稳的步伐,和着悠扬的乐曲涌上舞台拉开乐舞告祭的序幕。

 

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敬献花篮

 

    乐舞告祭后,苏辉、吴伯雄、唐仁建、欧阳坚等嘉宾及现场来宾和群众依次进入伏羲庙,向伏羲圣像敬献花篮,拜谒伏羲圣像,感怀伏羲圣德。  

 

甘肃省政协主席欧阳坚敬献花篮
 

     据悉,第29届伏羲公祭大典以“弘扬伏羲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为主题,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全力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公祭伏羲大典主题更加突出、祭祀规程更加严谨、代表范围更加广泛、节会活动更加丰富、宣传报道力度更大。

 

谒庙拜祖

 

    同时,天水市将围绕第29届公祭伏羲大典,紧扣“弘扬伏羲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主题,举办祖脉文化、学术交流、文化旅游、展览展示、体育赛事等5大类31项活动,让节会真正成为宣传天水、推介天水的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 

 

谒庙拜祖

 

    据主办方介绍,通过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不仅可以凝聚全球华人同根同祖的感召力和向心力,为共筑中华民族振兴这个梦想而形成更多的合力,又可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价值观、有利于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对于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
 
 

 

 

 

 

责任编辑:刘海洋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