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主页 > 综艺大观 >

综艺大观

著名军旅书画家王大川

时间:2015-11-20 11:28 作者:仲熙 来源:久承真藏 点击率:135

 

        王大川[1] ,男,汉族,户籍北京, 字鼎元,号德正堂,著名军旅书画家[1] , 现供职于中国武警部队,大校警衔,教授。中国书画篆刻家协会副主席,中华当代书画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有书法理论作品出版,中国武警部队教授。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书法大赛大家,并被毛主席纪念堂、保利艺术馆、孔子碑林和部队机关收藏,作品也屡次被外国友人收藏。著有书法理论著作。

        之于书画,笔者是外行,因此若就笔墨章法言论大川,那实在有些捉襟见肘、相形见绌了。虽则如此,逢大川之书画付梓刊印成册之时,为其友,理当有所言有所语,以示贺之。好在古人有云:“书之好丑,在心与手”。心者性也情也,心象即字象即画象。故此,为文旨于言及大川的为人性情和仪态神轨,以了然其人其心,以洞观其书其画。

 

 

 

 

 

        王大川老师精通行、楷、隶、篆、草各种书法的创作,在孜孜不断的研习中,王大川老师以古通今,以今论古,无论是临帖还是创作,都是以一颗素心秉承的上乘写意来完成的创作,素日的书画研习,每一个字符、每一个墨彩、每一个笔画的临摹通达彰显了一代书画名家对书画艺术的认真和执着。

        王大川教授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这样告诉笔者,书画创作一直沿续的是历史的神韵,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独特的艺术,它的创作本身就该是严谨的,书画创作又是技艺于心的创作,是以个人人品、修为、为一体的整体创作过程,书画创作本身就是以文字和画面构成的意境,书画创作又有两个标准,即时代标准和历史标准。

        当笔者问及一个书画创作者对艺术该具备的基本必备条件是什么时,王大川老师谦和中面带微笑的讲道,作为一个有为的艺术家,必须要兼收并蓄,广览博学,才能够至深体会与感悟到书画之内涵,也才能出己之妙品与精品,艺无界,学无涯,唯有穷其一生学习之践行之,以自我之心界才能达到忘我之境界。他说:“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哲理化,中国的书法艺术就是一种有意义的哲理艺术。这种哲理得益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浸染和民族性格的过滤,成为一种饱含哲学理趣有不失韵味情感和精神的艺术符号。”在讲到书法与传统文化思想的关系时,他认为,“研修中国书法,必须打好文化和修养的根基,特别是要看重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学习感悟。创作书法的过程即是作者表达平素养心凝神、人格修为的过程。”“中国书体的衍变深受中国儒释道易思想的影响,书法要作字行文,文以载道、书以焕采,切时如需,必须根植于传统文化。”著名学者文怀沙先生评论其书法:“见魏晋之骨,涵汉唐之风,有得之于心、施然成趣之墨象。”

        或许,对于熟知王大川书画艺术的人都能肯定王大川老师在书画界颇具极深的影响,但还有很少人知道,王大川老师在集军人、教授、博士、行业专家诸多职务外,他还是书画领域不可多得的讲师,从横贯大江南北的书画团体、书院到各大高等院校,从传统文化到儒释道思想,从魏晋之骨、汉唐之风到近现代书画名家,都是他理论研究与与创作实践密不可分的成功要素,应该说,他是书画家群体中富有学养的艺术家。近年来,他受聘为中国艺术家协会、陕西省书法院、国务院老干部中心、国防大学、什刹海书院等20余家教授。2015年,被北京市教委特聘为“北京市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家”。

        正是一个军人的豪迈情怀和对书画艺术无悔的追求,才让他的书画创作形成朴茂厚重、风骨遒劲的自家独立艺术,王大川在追求艺术创作传统的同时,还注重了艺术多元化的发展,秉承坚持创作写实是他一贯的创作风格,他坚持艺术源于生活是不折不扣的哲理,正因为是忠诚于艺术生活成就的艺术造诣,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书法大赛大奖,并被毛主席纪念堂、保利艺术馆、孔子碑林和部队机关收藏,更被国外友人广为收藏。作为军人,他常年义务为基层部队官兵开设书法教育课程并参加各类义展捐赠。近年来,其作品作为国家名片制作成邮票发行于海内外,也确定为国礼、军礼礼赠国外军事友好机构。

        行文至此,笔者还要言明,不同的艺术创作与文化价值观绝对不能混为一体,艺术是艺术,文化是文化,两者却是密不可分的载体,两者需要精进,需要忠诚,王大川在两者之间该算是无愧于心的,源于他是合格的军人和书画艺术家。有人说王大川笔墨彰显的是不俗的雅健,有人说王大川笔墨通透的是静穆之风,还有人说王大川笔墨折射的是超凡脱俗,在众说如一的褒论中,笔者只能无以复加的表述,王大川老师的作品贵在来源于生活,是不可绕行的生活的缩写。

        笔者游走于键盘上形成的文字似乎异常的活跃,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论述莫过如此,我想还是祝愿王大川老师在未来的创作之路上越走路越宽,期待他更多扛鼎力作早日出炉。

                                                                                                                                                              责任编辑:刘海洋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