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主页 > 国际交流 >

国际交流

自信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时间:2017-08-04 11:09 作者:王岳川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点击率:190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就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正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承办国际盛事、解决国际难题、勇担国际责任,世界离不开中国智慧,崛起中的中国也在大步向前,以高度自信的姿态传递着“中国声音”。

  一方面需要尊敬他者,欣赏差异,文化才有开放性和生命力,另一方面,始终不能失去本土文化的主体性,这样文化才不至于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在今天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在新世纪成为最引人瞩目的国际话题之一,也成为民族国家持久发展的新动力(310328,基金吧),人们更加趋同于这样的共识:越是世界化,越需要民族化;越是经济全球化,越需要文化本土化;越是现代化,越需要多样化;越是科技化,越需要人文化。

  文化就是人的生活方式,就是民族个性的表征,一个人没有文化会轻飘飘,一个国家没有文化则会危机四伏,一个民族如果文化沉沦、丧失灵魂深度,其处境将极其危险。

  重建文化自信,要破除中国“文化身份”辨识危机。欣赏西方的差异性文化是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而珍惜本土文化则是一种基本的文化自信。回顾世界大国兴衰更迭史,一方面需要尊敬他者,欣赏差异,文化才有开放性和生命力,另一方面,始终不能失去本土文化的主体性,这样文化才不至于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没有自己的身份标记,就会让其他国家辨识起来比较困难。“文化身份”这种与它种文化相区别的身份认同,成为一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和精神向心力。身份危机表征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的总体危机。一种文化没有了“身份”,就没有了存在的地基和精神之根,文化就失去了向心力和亲和力。

  重建文化自信,意味着某种文化要通过对自己文化身份的重新书写,确认自己真正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他者”进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自己的文化身份和文化立场,就容易被“他者”所化,从而失去自己。

  重建文化自信,我们对传统文化要有四重态度:首先要看看我们几千年的文化,哪些需要坚决抛弃;其次看看,哪些文化变成了文明的碎片,就像我们的硬盘需要整理一样需要整合起来,变成一个可以集中使用的“文化群”;再次看看几千年的文化中,哪些是可以弘扬光大、有生命力的文化;最后要看看哪些文化经过与西方思想碰撞以后变成了新的文化形态,这些文化形态不仅滋养中国,甚至有可能变成世界的共识框架。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当代文化创新打下了几千年的坚实地基;中国有古代骄人的创造和奔月的动力,在近代疲弱落后之后当代中国高新科技正在进入世界前列;今天我们让世界充分感受到中华文明希冀更好地融入世界并推动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相互了解与交流的善良愿望……这一切让我们在中国文化的世界化进程中充满着信心。

  当代中国要真正实现“大国崛起”,不仅是以经济崛起作为支撑,更需要以文化崛起作为持续发展力,需要我们自身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古希腊神庙廊柱上镌刻着一句神谕:重新认识你自己。如何重新为世界所认识,有赖于重新认识自我,重新发现有异于西方文化的中国文化,重新发现东方。事实也证明,中国文化在海外有着广阔的前景和文化知音,那种全盘西化时代的历史一页,已经翻过去了,中西互相对话互相倾听的时代已真正到来,彼此的文化倾听应时而生。

  所有文化都各有所长,从而孕育了各自不同的文明;也各有自己的文化盲点,致使两种文化均需取长补短不断发展完善

  在笔者看来,中华文化意味着三和文明——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强调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从亲诚惠容、有容乃大和和谐相生中,体悟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并承担引领世界走上和平大道的使命。

  中国风格强调多元并生,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注重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思想,构建人类命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与此相联系的中国气派则秉承大同世界,仁者爱人, 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精神,将中国梦和世界各国的美好梦想相互连接,将亚太、欧洲、非洲多个经济圈连在一起,让人类远离战争饥饿,感受和平幸福。

  在并不太平的世界局势下,必须指出的是,中华文化的优势在于:关注人本身,仁者爱人,和为贵,通过协调以减少纷争,但是需要人们具有普遍的道德自觉前提,不断修身提升自我。而西方文化的优势在于:法律条款可操作性强,但放任纷争使得这个世界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活方面危机不断。

  近代以来,中国学界对中西方文化优劣的争论非常激烈,可谓言人人殊,但总体上看,严复和钱穆的看法比较公允。严复在中西比较中,对西方文化更加亲和,他认为,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钱穆则更多地强调中国文化精神价值层面,他认为,西方人看重部分,中国人则看重整体;西医重血、中医重气;西人重脑、中国人重心;西人重外力、中国人重内力;西人从商、中国人务农;西方学术分门别类、中国学术则道学一体;西方崇尚个人、中国则讲究人群之总体。

  从欲望和满足的心理学角度看,中国大多通过节制自己的欲望和需求,来适应有限的资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等。而西方则强调尽可能满足个体欲望,只是面对不断增长的欲望,需要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尽可能的开发。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西方强调私人财产的唯智,但常常陷入了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中国人强调仁者爱人唯情,但是造成了开后门等各种裙带关系,法制建设需要时间。

  从艺术美学角度上看,中国画大开大阖,泼墨写意,气势如虹,中国书法大气盘旋笔歌墨舞;西方油画讲究的却是人体比例和光学原理,呈现出中西方写意和写实的不同的美学风格。西方强调真而美,中国强调善而美。中国人从先秦时期就强调“言志论”“意境论”,艺术上采取“散点透视法”,注重在虚实相生中,勾画出无画处皆成妙境,其美学原则是“气”“神”“象”“骨”“味”“妙”“虚”。西方人从古希腊时期就强调“模仿论”“冲突论”,强调悲剧与崇高的美学范畴。

  无论如何,和平对话,双赢互动是唯一选择。面对中西迥然不同的两种文化,我们也不必非要去分辨哪一种文化更为优秀。在笔者看来,所有文化都各有所长,从而孕育了各自不同的文明;也各有自己的文化盲点,致使两种文化均需取长补短不断发展完善。但是,东方和谐和平文化精神可以遏制西方丛林法则的战争精神,用和谐文化减弱冲突文化的危害。为此,中国应努力传播自己新的文化理念:天人合一、生态美学;知行合一、注重实践;中和之美、不偏不倚;和而不同、多元共生。

  我们应将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不断播撒向整个世界,在中国文化的世界化进程中,使中国文化整体创新成果世界化,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

  韩国从2000年开始恢复使用汉字,并在中小学推行1800个汉字教育;日本也在“脱亚入欧”的喧嚣后让日本学生重新开始学习汉语,每年都有数万日本学生接受汉字水平考试;而越南与中国的边贸十分火热,汉语也成为与英语同样的热门外语;新加坡政府近些年来主导民众“讲华语运动”,新一代华人使用普通话的现象日益普遍。可以说,新一轮的汉语热,说明了中国周边国家对中国未来的信心,中国的发展将带动周边东亚国家的发展,乃至世界的发展。

  这些仅仅是再中国化的表面现象而已,实际上,再中国化仍然需要作出深度的分析。最表面的再中国化很简单,无非是学习汉语,练习书法,记忆一些中国的历史、文化知识而已,这种再中国化是表层的,也是元素化的,不是整体性,但这一层次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因为这些元素虽然呈现断片化,但对一个人的影响却是潜移默化的,也许某个外国人看到一个汉字就萌发了对中国文化的由衷热爱。再往上是再中国化的中层模式,中国文化成为人的日常生活准则,比如礼仪文化,孝顺父母,尊老爱幼等等。最后是再中国化的高层模式,中国文化的理念与精神。

  元素的再中国化、生活的再中国化与精神的再中国化是再中国化的三个层次,对文化中国的外围而言,它们多停留在元素的再中国化上,但有可能抵达中层和高层模式。

  当今,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军事竞争正显现为“文化竞争”,或者说那种可见的国力“硬实力”竞争,已逐渐被更隐蔽的文化“软实力”竞争所遮掩,这无疑是国际文化未来的大格局。我们应该把国家战略的建构和文化外交方略的制定联系起来,在可持续的文化发展和精神生态平衡中,将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不断播撒向整个世界,在中华文化的世界化进程中,使中华文化整体创新成果世界化,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

  总之,中华文脉的航船要驶向世界文化之海,多元的文化自信乃是其打通中国与世界的“入海口”,这种自信是建立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全面继承与弘扬优秀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善用国际视角,与世界对话,在文明互鉴的过程中博采众长,独领东方魅力。(作者王岳川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刘海洋】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